珍惜勞動成果
"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。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"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,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都能背過,并深知其中的寓意。
這首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優良傳統的詩歌,不僅表現了勞動者生產的艱辛,也從側面教育人們要節約糧食,珍惜勞動成果。
可是今天,有些人對嚴重浪費糧食的現象,不但不深惡痛絕,而且還滿不在乎,認為那只不過是一件小事而已。如果這確是一件小事,那我們大可不必在意,可事實證明這決不是一件小事!
也許有些人認為,我國物產豐富,土地遼闊,是個農業大國,浪費區區一點糧食,不會有什么大礙,不過小事一樁。不錯,我國確是物產豐富,土地遼闊的國家,但在今天每一個有頭腦的中國人,都是不會為此而盲目地樂觀的。因為他們知道,與此同時中國也是一個人口眾多、相對資源貧乏的國家。且不說糧食的其它用途,單就吃飯來說,中國要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來養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一的人口。能做到這一點已可以說是十二分的不易了。試想,如果我們中國十三億人口,每人浪費一個饅頭,一碗米飯,這十三億個饅頭和十三億碗米飯,將會給我們國家帶來多么巨大而不可彌補的損失。這里,我不禁要問那些盲目樂觀者,浪費糧食還是一件小事嗎?
還有一些人會說,糧食是我用錢買來的,錢是我自己掙的,我吃掉也好,浪費掉也好,還不是小事一樁嗎?有這樣想法的人,可以說是愚蠢之極了。糧食是用錢買來的,可錢不也是用勞動換來的嗎?"幾分耕耘幾分收獲",把自己勞動所得的成果白白浪費掉,豈不是愚蠢之極嗎?退一步說,即使這些人錢來得很容易,甚至可以不需要付出什么勞動,可也得愛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呀。正如開頭詩歌里所描繪,勞動者是在怎樣的環境中勞作,付出了多大的艱辛,才收獲到了顆粒糧食,這糧食又經過多少人之手,才成為現成的食物拿到你的手中。且不說,如果浪費得沒有了糧食,即使你有錢又到何處去買呢?所以,我又要問問,那些視自己及他人勞動成果于不顧的人,是否還認為浪費糧食是一件小事嗎?
如今,從學校到餐館,從家庭到公共場所,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是很普遍的,這應當引起我們的警惕,決不能等閑視之。
"浪費"這個詞從一出現就是以貶義存在于世的,也就是說它所體現的是一種不良的行為。中國古有"儉以養德"之訓誡,今有"勤儉建國"之口號。可見,浪費糧食,就其精神方面講,是種道德敗壞;就其物質方面說,是種財物的損耗,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危害,絕非一件小事,而是有害于傳統美德和國家建設的大事。
浪費糧食的現象必須堅決制止!